稳定币正从加密“工具”跃升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但它的价值,传统金融真的看懂了吗?👇
6月8日,跨境支付独角兽 Airwallex 联合创始人兼 CEO Jack Zhang 发文称,稳定币难以在 G10 货币交易中体现成本优势,也未看到其15年来在实际金融中创造出实质价值。
这番言论随即引发加密行业广泛回应。多位从业者指出,Jack只关注了“出金”环节的汇兑成本,而忽略了稳定币更核心的价值:链上结算效率、可组合性与全球准入。
— Huma 联创直言:真正高昂的不是汇兑费用,而是传统金融体系本身
— Sardine 高管认为:稳定币的优势不在费率,而在构建“开放金融轨道”
— BitGo CEO 甚至称:稳定币推动美元数字化,将加速其全球流通地位
如今,稳定币已在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广泛应用于工资发放、日常消费与抗通胀。它不仅打破传统银行账户门槛,还赋予用户“链上自主管理资金”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也在加速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美国 GENIUS 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新加坡与阿联酋的试点计划,均标志着它正迈入合规主流。
稳定币的崛起,并非对现有金融系统的对抗,而是补足其无法触达的边界;它不是“替代银行”,而是在数字时代重塑“银行”的角色。
当下讨论不应停留在“是否需要稳定币”,而是:我们是否准备好拥抱它带来的结构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