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Circle 和 Ripple Labs 等知名實體已採取措施,以取得美國的銀行牌照。雖然這對於旨在實現機構採用的加密貨幣公司來說是一個積極的發展,但也引發了那些將加密貨幣的純粹願景置於一切之上的愛好者的擔憂。XBTO 和 Kronos Research 的代表表示,兩種看似矛盾的想法可以共存。他們認為,雖然機構採用無可否認地偏離了 Satoshi 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核心原則,但它也標誌著加密貨幣產業正在成熟並呈現新的形式。監管批准競賽升溫 隨著幾家備受矚目的公司尋求獲得美國銀行牌照,機構採用的浪潮持續不斷。Circle 在上週一申請成立國家信託銀行後,引發了這一連串的反應。如果獲得批准,該許可證將允許 Circle 擔任其自身 $USDC 儲備的託管人,並向機構客戶提供數位資產託管服務。此舉是在 Circle 成功首次公開募股 (IPO) 之後進行的。它符合他們更深入地融入傳統金融體系的長期目標,尤其是在新興的美國 stablecoin 法規的背景下。兩天後,Ripple Labs 也同樣尋求國家信託銀行章程,主要目的是將其最近推出的 stablecoin RLUSD 納入聯邦監管。獲得批准將允許 Ripple 作為一家受聯邦監管的銀行運營,從而無需單獨的州匯款許可證。也有報導浮出水面,表明富達數位資產和 Bitgo 等其他主要參與者也打算尋求銀行牌照。雖然加密貨幣實用主義者對這些發展表示慶祝,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參議院通過了 GENIUS Act,但 Bitcoin 傳統主義者對此消息持懷疑態度。Satoshi 的願景能否與監管共存?加密貨幣公司尋求獲得銀行牌照的動力凸顯了產業的一個核心緊張關係:無需許可的去中心化與監管整合。Satoshi 的精神,受到早期採用者的擁護,提倡去中心化、抗審查和去中介化。因此,當加密貨幣公司尋求與 Bitcoin 旨在規避的系統保持一致時,自然會引發人們對忠於這些基本原則的擔憂。雖然此舉可能與 Satoshi Nakamoto 最初的繞過銀行的點對點系統願景相矛盾,但現實情況要複雜得多。它代表了加密貨幣產業成熟的自然演變,從其意識形態基礎轉向實際的基礎設施和整合。為了使加密貨幣實現廣泛採用,銀行牌照現在至關重要。銀行牌照:超越中心化的好處 加密貨幣公司必須遵守監管保障措施,才能吸引機構客戶。雖然這種轉變使它們進一步遠離純粹的去中心化,但它使它們更接近於提供增強的最終用戶保護的模型。與其將其視為讓步,不如將其視為朝著更廣泛的整合邁出的經過計算的一步。然而,這種發展並沒有消除對去中心化的需求。相反,它創造了對兩種不同系統的需求。多面向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 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是廣闊的。其中有 Bitcoin、altcoins、stablecoins、meme coins 和 real-world assets 等眾多用例。這種多樣性本質上吸引了來自廣泛人群的關注。例如,Bitcoin 是不可改變的。任何程度的機構利益都無法操縱或修改其不可變和無需許可的性質。因此,來自傳統金融領域的個人可能會覺得 stablecoins 更具吸引力。與 Bitcoin 不同,stablecoins 與傳統貨幣掛鉤,並且不受相同波動性的影響。現在,至少在美國,公司可以發行自己的 stablecoins。由於它們服務於不同的目的,因此它們並不衝突。因此,它們可以共存,允許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現實同時存在。從長遠來看,這樣的設置甚至有益於生態系統。實用主義者和純粹主義者:必要的平衡?在實用主義者和純粹主義者共存的環境中,他們可以充當相互制衡的力量。當加密貨幣偏愛傳統行業而不是去中心化時,純粹主義者有助於控制該行業。相反,如果純粹主義者變得過於僵化並以犧牲採用為代價拒絕任何中介,那麼實用主義者可以介入。這種趨勢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市場細分,這有利於任何行業。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的融合是不可避免且必要的發展。與其將這種演變視為背叛,不如將其理解為該行業達到相當規模並提供強大而安全的服務的關鍵一步。然後,這些服務可以與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共存並最終增強它。展望未來,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加細緻,無需許可的創新和受監管的金融基礎設施蓬勃發展,以滿足全球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