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我不會讀你的論文,它有太多無法回答我問題的資訊。你不能要求我處理那麼多的訊號和雜訊,我寧願沒有答案。但在這個論壇上公開挑戰你的想法對我來說是公平的。
這種不屑一顧的言論來自匿名帳戶,這說明了匿名性。這樣一來,個人聲譽就不會與可能很快被證明是錯誤的公開聲明聯繫在一起。歷史上有很多警惕的例子:
「所有能發明的東西都已經發明完了。」~ Charles H. Duell,美國專利局,1899 年(虛構的,但仍然臭名昭著)。
「沒有人會想在家裡放一台電腦。」~ Ken Olsen,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1977 年。
「馬車將會繼續存在,但汽車只是一種新奇事物。」~ 密西根儲蓄銀行總裁,1903 年。
那些在沒有經驗反駁的情況下否定典範轉移的人,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洞察力,而是他們的目光短淺。匿名只會延遲問責,但永遠不會消除它。
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使我發布的所有內容合法化。事實上,歷史上每一項突破性的發明,起初都受到了這種本能的否定,這幾乎是典範轉移的先決條件,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