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現在的局勢基本上是澤倫斯基和普丁的錯。在烏克蘭的談判中,首先是澤倫斯基耍了 Trump 一段時間。然後在澤倫斯基被脅迫屈服,並對俄羅斯發表了一些和解言論後,普丁開始變得得意忘形,認為自己佔了上風。然後事情升級了,因為雙方都想在外交上掌握主動權時,盡可能地榨取最大利益,雙方輪流如此。所以從賽局理論的角度來看,Trump 現在必須更加堅定,以證明他的威脅是可信的。如果烏克蘭局勢早些時候通過外交途徑達成更友好的解決方案,我想在所有這些事情發生之前,伊朗的外交解決方案會更容易。世界總是在關注,地緣政治對手不斷地讓自己陷入糟糕的境地,因為他們只考慮了一兩個層次。他們認為,因為他之前表現得很「友善」,所以他一定沒有能力變得「mean」。但當然,聰明的領導者是適應性強的,並且非常有能力玩動態的遊戲。
美國的目標是擺脫其擴張帝國邊緣所有外圍衛星國的糾纏。但我們希望以有秩序的方式撤退,並且在這樣做的同時,不會到處造成混亂。如果我們所有的對手都在我們撤退的時候瘋狂地搶奪土地,那麼我們就不能真正撤退,不是嗎?每個人都需要冷靜下來。
真正的问题是,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对外政策将帝国扩张得太远了。这是前几届政府的严重误判。现在我们正处于这种不幸的境地,并且事实证明,在不使一切崩溃的情况下撤退非常困难。我们本不应该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但我们已经身处其中,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它。我们必须在履行我们对盟友的安全保证,同时又试图撤退之间找到平衡,这样我们就不会耗尽我们的资源、生命和资本。
以伊朗為例。如果我們讓他們擁有核武器,很快沙烏地阿拉伯也會想要核武器。一旦沙烏地阿拉伯追求核武器,中東的每個國家都會想要核武器。此外,每個人都在關注伊朗。如果他們可以毫無後果地製造核武器,那麼其他國家將會受到鼓舞。他們會想,好吧,如果我們可以忍受一些制裁並最終擁有核武器,那麼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值得的。在決定政策時,所有這些次要考慮因素與主要考慮因素一樣重要。歸根結底,俄羅斯和中國可能可以接受伊朗單獨擁有核武器,但他們肯定與美國一致認為,一個完全核武化的中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利的。
以台灣為例。如果美國讓中國奪取台灣,很快日本就會感到緊張。他們會認為,也許中國人會來找他們,以了結二戰的舊帳。韓國會向北看,看到核武器,向西看,看到一個潛在的帝國主義強權。他們也會感到擔憂。一切都深深地糾纏在一起,變成了一場巨大的混亂。
遊戲的目的是在不造成未來嚴重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將我們自己從這些情況中解脫出來。這需要非常明智的戰略和非常敏銳的戰術。幸運的是,Trump 和他的人非常聰明,所以我相信他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還沒有解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