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wise首席投資官Matt Hougan指出,全球正逐漸意識到法定貨幣體系的“瘋狂”,央行紛紛大量購買黃金,個人投資者則轉向比特幣,視其爲對抗貨幣貶值的數字避險資產。
背景信息:自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制以來,金融界普遍習慣於法定貨幣體系,認爲這是貨幣發展的必然階段。
主要內容:Hougan引用作家David Foster Wallace的比喻,強調人們往往對身邊最重要的現實視而不見。隨着全球央行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重新大量購金,尤其是2022年俄烏衝突後加速,顯示出對法幣貶值和資產被沒收的擔憂。美國債務接近37萬億美元,黃金已成爲央行第二大儲備資產。個人投資者則更傾向於比特幣,2024年以來比特幣ETF資金流入達450億美元,超過黃金ETF的340億美元。
影響與意義:無論是黃金還是比特幣,投資者開始認識到傳統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仍高度依賴法定貨幣,存在較大風險。比特幣市場規模雖小,但需求增長明顯,未來可能成爲央行和機構投資者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