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庫大戰升溫,但會否重演灰度GBTC爆雷?
Bitcoin市值躍升,124家上市公司將其納入財務戰略,加密財庫正成為新一輪機構熱潮。
然而,這一趨勢也引發了業內警惕:Castle Island合夥人Nic Carter等人警告,當前的「買幣飛輪」或將走上類似灰度GBTC的風險路徑。
以MicroStrategy為例,其BTC持倉市值610億美元,公司市值卻高達1074億,溢價高達1.76倍。類似企業如Twenty One、Nakamoto Corp、Trump Media等也正以巨額融資加倉Bitcoin、Ethereum或SOL等加密資產。
這種策略背後潛藏的風險在於:股價上漲→融資加倉BTC→提振信心→再上漲,一旦市場反轉,該機制或觸發系統性連鎖反應。
若幣價大跌,財庫資產縮水→股價下跌→融資受阻→被迫拋售BTC,放大下跌。
這種路徑與2022年GBTC爆雷頗為相似。當年3AC、BlockFi等用槓桿申購GBTC、質押借貸,在GBTC溢價轉為折價後爆倉清算,掀起加密信任危機。
渣打銀行近期警告稱,若BTC跌破當前企業平均成本22%,將有一半持倉面臨浮虧,可能被迫拋售。當前市價如跌破9萬美元,風險或被引爆。
即便MicroStrategy憑藉可轉債和ATM增發構建出更靈活的資本結構,在週期內具備抗壓能力,但整個行業是否能在熊市中穩住信心,仍需謹慎評估。
「加密財庫熱潮」會否重演GBTC的劇本?留給市場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