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models with direct key access in Web3 可能帶來重大風險。可以將它們視為無監督的代理,擁有移動資產或觸發合約的能力。
這篇 @CCNDotComNews 的文章(詳見評論中連結)指出,這種設置可能因為漏洞、操控或流氓行為而導致災難性失敗。
因此,我們在引入 Reactive Smart Contracts (RSCs) —— 以「Inversion of Control」原則運作的智能合約 —— 之後,來重新思考這個問題。RSCs 不由 AI 模型主動發起行動,而是自主對預先定義的鏈上與鏈下事件做出反應,確保 AI 互動受到透明且基於規則的協議管控。
這種架構允許實時自動化,同時不授予 AI 模型對關鍵功能的無限制存取。例如,在 DeFi 應用中,RSCs 可以監控市場狀況,並自動調整倉位或抵押品水平,降低風險而無需人工干預。
透過將決策與執行解耦,Reactive Network 確保 AI 模型能分析數據並提出建議,但實際執行由安全、經過審計的 smart contracts 負責。這種分離降低了攻擊面,提升整體系統安全性。
此外,Reactive Network 的跨鏈能力意味著這些安全措施不僅限於單一區塊鏈。RSCs 可以跨多個平台運作,確保在多元的 Web3 生態系中維持一致的安全標準與自動化反應。
TLDR:儘管 AI 在 Web3 的整合潛力巨大,但也帶來新的脆弱性。Reactive Network 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讓我們在享受 AI 優勢的同時,保持嚴格的安全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