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os 通膨改革引爆社群爭議,真正破局點或許不是「節流」,而是「開源」。
近期,Aptos 社群圍繞 AIP-119 提案激辯:該提案計畫將質押收益率從 7% 下調至 3.79%,以抑制 $APT 通膨,激勵資金活躍流轉。
支持者認為,這是維護生態長期健康的必要調整;反對者警告,收益驟降或將擠出小型驗證者,削弱去中心化,並引發資本外流。
這場圍繞通膨治理的博弈,正揭開 PoS 公鏈治理難題的深層矛盾——如何在控制增發與激勵參與之間求得平衡。
對比其他主流公鏈,Solana 透過逐年遞減的動態通膨模型提升活躍度,但仍面臨通膨過高質疑;$Sui 則以硬頂發行減少焦慮,質押收益更低;Cosmos 雖有 14% 高收益,卻未能阻止 ATOM 長期貶值。事實表明,單純「節流」難以支撐代幣價值,生態活性才是關鍵。
當前 Aptos TVL 僅 11 億美元,驗證者數量也相對有限。一旦收益驟降導致節點流失,去中心化將遭受衝擊。對於 Aptos 而言,與其急於削減質押獎勵,不如優先聚焦引入更多應用與資金活力,提升網路使用率,擴大基礎盤。
真正決定 $APT 長期價值的,不只是通膨數字,而是生態繁榮度。節流重要,但開源更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