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只看寫作—在本地環境中重現攻擊。問自己:“爲什麼這能成功?是怎麼被遺漏的?”
2⃣ 花1小時在@immunefi、@CodeHawks、@sherlockdefi、@code4rena或@HatsFinance等平臺上閱讀最近公開的審計報告。
3⃣ 參與開源項目並對代碼進行批評。將每個PR當作一次有償審計。
4⃣ 自動化漏洞生成(模糊測試、變異測試)以對你的創作進行壓力測試。
5⃣ 對漏洞的肌肉記憶:研究過去的漏洞可以學習模式;破壞自己的代碼迫使創新。
6⃣ 在@github上分享你的漏洞重現。
頂級研究者並非天生就有“天賦”。他們是將一致性武器化的系統工程師。當其他人追求認證時,你將逐步編纂出一本漏洞的心理百科全書——一個個破損的系統。